
柯文哲与郭台铭的结盟引起热议,而这一事件背后的原因,与年底的区域“立委”选举有关。在11月8日至10日期间,柯文哲除了与副手合照外,还要与他区域提名的“立委”进行合照,这三张照片都将被放在各个地区区域“立委”的竞选总部中展示。然而,更加重要的是,柯文哲将在这三天与郭台铭结盟,这一结盟完全针对国民党而来,而不是针对绿营。柯文哲已经与郭台铭会面多次,讨论的不是所谓的“日本模式”、日币贬值、精密工业或两岸问题,而是如何结盟。然而,郭台铭至今没有成立政党,也没有提出区域“立委”的人选,他很孤独。他的300个联署站等同于国民党的民众服务社,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动员基地,但如何运用这些站点是一个问题。虽然郭台铭知道自己的民调不高,很难当选,但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结盟。
柯文哲和郭台铭的结盟对于国民党来说是一个警示,他们应该反思自己过去犯下的错误。这次结盟也让柯文哲了解到国民党当初如何对待郭台铭,这也是他拒绝“日本模式”的原因。郭台铭的政治立场倾向于国民党,但如今他却选择与柯文哲结盟,这值得人们深思。在这场年底的区域“立委”选举中,党派之间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。柯文哲如今参选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已成定局,而他的竞选伙伴郭台铭则备受瞩目。然而,郭台铭在参选初期并未受到国民党重视,他跃升为国民党参选人的第二阶段也相当漫长。此外,比起侯友宜他似乎也没有优势。那么这种情况下,郭台铭为什么会联合柯文哲参选呢?在竞选初期,国民党并未将郭台铭视为重要竞选人之一。国民党的主席选举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参选并没有递进关系。然而,在国民党提出“立委”提名之后,郭台铭的表现开始受到国民党重视。
他成为竞选人的第二阶段,但这似乎并不适用于他的情况。因为如果他被列为第二阶段,那么他应该要参加第一阶段的竞选。在竞选过程中,侯友宜不断添加其他因素,使得郭台铭的竞选之路更加困难。除了第一个执政联盟县市长的投票之外,还有“立院”的党团、37席“立委”的投票以及党内重要干部的投票。在这些投票中,以地方民意为主,这就让郭台铭输给了侯友宜。尽管国民党说他们没有对郭台铭做什么,但在这个14+1执政联盟、党团“立委”和“中央党部”的投票中,他稳输了。郭台铭很清楚地记得,朱立伦曾在4月14日让他去造势,而侯友宜却按兵不动。然而,郭台铭做完了所有造势活动后,他在一些民调中的支持率却下降了。虽然现在国民党说他们没有对郭台铭做任何事情,但事实上,在这些民调中,他的支持率直线下降。
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当时朱立伦对郭台铭的竞选方式,也就是通过15个执政县的县市长发表联合声明支持“日本模式”,并通过区域“立委”来配对。尽管这种方式与柯文哲的竞选方案不同,但郭台铭的经历让他认为国民党在竞选中采取了相似的策略。他感到非常不爽,所以他决定与柯文哲结盟。一旦他与柯文哲结盟,他一定会告诉柯文哲他自己的经验,包括如何应对国民党在竞选中的策略。对于柯文哲来说,他一开始并没有考虑采取“日本模式”,而是要全民调查。而国民党一直在警惕绿营政党的行动,担心他们会趁此机会插手竞选。这让郭台铭感到最深刻,因此他对与柯文哲的合作非常积极。总的来说,郭台铭之所以联合柯文哲参选,是因为在他的竞选初期,国民党没有重视他的竞选,而他的竞选又受到侯友宜的竞选影响。因此,他需要与柯文哲联合来应对国民党在竞选中采取的策略。
此外,他也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柯文哲如何应对国民党在竞选中的策略。柯文哲应该考虑接受郭台铭推荐的“不分区”名单,因为他目前是独立参选,没有政党支持,如果要借用政党的力量,最好的方式就是结盟。那么为什么郭台铭选择把牌给柯文哲而不是国民党呢?因为他认为只有两个人联合起来,才有可能打败现任市长侯友宜。这就像宇宙大爆炸的原理,只有两个物体相撞,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。一旦联合起来,他们就能够针对其他竞选对手的“日本模式”、“德国模式”或者全民调进行辩论。而最好的一决高低的时机,就是等到选举合照拍完后,再进行。尽管这看起来似乎给国民党留下了机会,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民调只是一个工具,任何人都可以操作,但是郭台铭和柯文哲是不会被愚弄的。一旦柯郭结盟,对国民党来说将是噩梦的开始。那么,为什么建立柯郭联盟可以对国民党的胜选构成威胁呢?
首先,柯文哲和郭台铭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和民意基础的政治人物,他们的支持者可以为他们投票。其次,他们的政治理念相对独立,不会受到特定政治势力的控制,因此,他们的团队可以自由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来争取选民的支持。最后,他们的竞选口号“改变台湾,拯救台湾”为选民呈现了一个清晰的愿景,与国民党的传统政治观点有所不同,因此,更具有吸引力。当然,建立柯郭联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轻松获胜。在选举中,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,如政治经验、政治观点、政治承诺等。此外,柯文哲和郭台铭的合作可能也会遇到许多挑战,如领导风格、政治立场等。因此,他们需要在竞选过程中保持一致,共同制定政策,才能够真正实现他们的承诺。总之,柯文哲应该考虑接受郭台铭的“不分区”名单,并与他结盟,以期在选举中取得胜利。
但是,他们也需要意识到在竞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,并做好充分的准备。最后,我们也需要思考的是,台湾政治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,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,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。
